越古老·越未来!千年珠算智慧与冬奥“冰丝带”碰撞,激发青少年创新思维与文化自信。2025年8月,全国少年将齐聚北京,以指尖技艺诠释“运筹帷幄”,让传统算珠绽放数字时代异彩!

3月26日,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迎来了2025第六届“指尖上的智慧”青少年珠算文化非遗大会的启动仪式。本次大会由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再度携手国家速滑馆联合主办,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承办,旨在通过珠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培养新时代的文化传承者。
本届大会以“越古老·越未来”为主题,在保留传统珠算、心算展演竞技等经典项目的基础上,延续了原创项目“战队接力”,进一步诠释珠算文化与奥运精神的结合。今年特别增设了“珠算少年π”原创项目,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和探索珠算文化的平台。此外,大会还设置了非遗集市和珠算文化小小讲解员环节,让古老智慧与年轻思维碰撞出新的火花。
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大会不仅展示了珠算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将其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和文化自信。
东方文化艺术院院长、原文化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刘长权先生在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他指出,珠算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凝聚了千年的文化传承与科学智慧。2013年,中国珠算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古老智慧的礼赞,更是对当代传承的呼唤。刘长权先生强调,珠算不仅是一种计算工具,更是培养青少年专注力、逻辑思维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他呼吁教育界、科技界携手构建“非遗+育人”新生态,让珠算走进课堂、邂逅数字技术、连接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他希望青少年朋友们以此次大会为起点,练就“闪电算”的高超技艺,深悟“运筹帷幄”的文化内涵,让“指尖上的智慧”在新时代绽放青春光彩。
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郑增仪在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他指出,珠心算教育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算法与算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珠心算教育通过具象化的算理训练,为孩子们打开了理解数学本质的窗口,培养了逻辑思维、空间想象与创新意识,这正是未来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
郑增仪强调,在“强基计划”背景下,珠心算教育应探索与强基计划的衔接机制,通过系统化培养方案,为国家输送更多“数理兼修”的拔尖人才。他还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天赋识别、吃苦精神培育和团队素养养成,并建议建立“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教育活动的安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