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山科学会议“脑重大疾病的核心科学问题的突破与临床应用”学术讨论会简介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前国家科委)发起,在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创办,相继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工程院、教育部、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的支持与资助。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
脑重大疾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医学难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脑计划”的发展,脑重大疾病防治已被列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各类脑重大疾病虽在病因、损伤机制及临床表现上各有不同,但其均涉及神经细胞、神经环路损伤后的再生及功能修复,对于诸如“如何调控损伤部位的微环境,促进损伤神经元修复和神经发生,产生更多新生神经元?如何使再生和/或新生神经元与原有的功能性神经环路相融合,从而修复损伤功能”等重要科学问题的破解,是科学界、医学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亟需多学科专家协同,而研究成果的迅速转化则迫切要求基础研究科学家与临床专家联合攻关。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水平成果,居世界前列,在临床试验方面也卓有成绩。
为以“中枢神经再生、功能恢复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破解及临床转化”为主题进行深入讨论,特别注重对关键科学问题的多学科研究,加强生命科学、医学领域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加强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香山科学会议定于2025年03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以“脑重大疾病的核心科学问题的突破与临床应用”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将邀请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1)中枢神经损伤后为何不能再生?如何促使其再生?;(2)中枢神经损伤结构再生后的功能修复及临床转化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会议执行主席:
苏国辉 教授 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
李晓光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杨雄里 教授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
顾晓松 教授 南通大学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
毛 颖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樊瑜波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题评述报告:
关于中枢神经再生及其临床转化研究的思考,杨雄里。
会议中心议题评述报告:
1.中枢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的关键科学问题,苏国辉;
2.脑卒中脑细胞保护与再生(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王拥军;
3.脊髓损伤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李晓光;
4.视神经/视网膜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进展及展望,范先群。
香山科学会议主张学术平等,鼓励对原有理论提出质疑,提倡发表不同意见和提出非常规的思考,并不一定要求达到共识。会议期望,在宽松的环境和多学科交叉的自由讨论中,基于对已有进展的总结和评论,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剖析关键的科学前沿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探索学科新生长点。会议报告与自由讨论时间大体为1:1-1.2。会议要求与会者在讨论中言简意赅,不宜过多展示过去已经发表的成果,而以过去研究积累为基础,涵盖最新信息,把握最新动向,发表新的见解。脑科学学科建设课题是一个综合性前沿课题,对于脑重大疾病的探索与研究将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脑科学学科建设与应用性研究课题戴翔主任将受邀参加香山科学会议“脑重大疾病的核心科学问题的突破与临床应用”研讨会,并将其脑科学教育专著《人生有为》与专家学者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