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十四五”课题《人生有为》研究与应用实践基地荣誉授权的说明
哲人们说,“人的差别来源于学习。” 学习,广义上说,乃是与人类诞生同寿的,直至生命的终点。这就是古人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之意吧!是故,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戴先生提出“人生有为”,疑似把郭教授的“生本教育”和李校长的“人生中心教育”思想,拓展开去了,涵盖到一个人生命的全过程。
——著名(教育)科学计量学家蒋国华教授
一、价值与意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薛其坤院士在腾讯科学WE大会谈科学研究追求极致、探索永无止境的重要性。由此,我们想到对待《人生有为》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不也应该如此吗?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人生有为》的话,就是:以“三个层次”描绘“三大篇章”,用“三部经典”指引“三个体系”,来实现人生的“三重境界”。
这里的“三个层次”是指,“思想”、“理论”与“方法”。
《人生有为》自构思创作、成文之前,笔者就通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教育论著与文献 ,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思想凝炼成当下的脑科学教育体系;以“洋洋洒洒”的理论概述,最后归结为“涓涓细流”沁人心脾的理论依据;“学以致用”与“研究应用”的宗旨异曲同工,书中所呈现出的“方法”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
这里的“三大篇章”是指,《人生有为》《持家有道》及《教子有方》。
《人生有为》阐明“人”活着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既要知道如何“不为”?更要知道如何“有为”?
《持家有道》站在家庭教育的角度,向广大父母发出深深的警醒: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我们怎样做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智慧少年?
《教子有方》站在社会教育的角度,向家长、教育工作者提出诚挚的倡议:教育事业是一切事业的根源,我们必须了解教育的真谛、了解时代的变迁、了解国情与体制、了解受教者主体,以教育人的良知与责任去实施“因材施教培养栋梁”的宏伟计划。
这里的“三部经典”是指,《道德经》《论语》及《心经》。
这三部经典,作为“儒释道”最高“智慧”的思想,已经充分地将“人生”全方位、多维度地浸润其中。《人生有为》仅以这三部经典为载体,所以只是呈现原文,书中没有做任何解释,而是将解释与体悟的空间留在书籍之外,留在“读书会”的交流与分享中。所以也就有了“《道德经》81章&《西游记》81难”的专辑讲解。
“道”在哪里?“道法自然”;“学”在何处?“学而第一”;“心”之何往?“五蕴皆空”。
这里的“三个体系”是指,“智慧导师”“智慧父母”与“智慧少年”。
“智慧导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受”后来演化为“授”);“智慧父母”,父母者,“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智慧少年”,少年者,“少年强则国强”。
《人生有为》遵循“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智慧,在当今“内卷”肆虐、老师“无力”、家长“无助”、学生“无求”的现象中,“摇旗呐喊”:“训练智慧导师、引领智慧父母、培育智慧少年、成就栋梁大才、助力中华强盛”!
这里的“三重境界”是指,“个人”“家庭”与“社会”。
人生的结果最早来源于思想,所以“思想是结果的前提”,有什么思想就有什么成果。
孩子成为什么样的少年(优秀少年/智慧少年/栋梁大才)?
家长成为什么样的父母(合格父母/优秀父母/智慧父母)?
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社会阶层(基础型阶层/精英型阶层/领袖型阶层)?
二、研究与应用
作为“十四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科研成果,中国脑科学学科建设与应用性研究科研成果《人生有为》的问世,是一项划时代的重要的“育才”宝典,但如何去发挥其应用的价值和作用,这是笔者深切思考的问题之一。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是,如果人们不读书,总是被浮躁的风气所笼罩。再好的书或思想如果束之高阁,也将毫无意义。
脑科学教育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迫在眉睫,为推动《人生有为》的研究与应用,我们联合有关单位,落实开展“脑科学学科建设”的专项研究与应用工作,确保“未来领军人才培养规划”的实施。
三、内容与方式
1.由《人生有为》研究与应用专家团队,审核申报单位提交的申请;
2.对审核通过的单位颁发授权牌,对开展“读书会”活动的集体及个人进行年度评优表彰;
3.提供《人生有为》书籍使用及推广,提供《人生有为》线上讲座。
4.支持《人生有为》专题讲座,支持《人生有为》读书会及相关活动。
四、条件与标准
1.参与条件:
(1).对《人生有为》核心价值充分理解、高度认同,并共同以“未来领军人才培养规划”为目标,联合发展。
(2).提交法人营业执照,包括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3).提交公司简介及《人生有为》实践基地(读书会)规划运营情况说明。
2.执行标准及规模(人数):
标准一:读书会会员,须订购一本《人生有为》作为日常阅读与学习。普通会员 365元/本,实践基地满100本之后165元/本(时间至2025年1月29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