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效果概述
脑科学识字让5—8岁的儿童每天花10—30分钟,在2—4个月内认识2000个左右汉字,同步具备阅读能力;5—8岁的儿童学会1500个汉字的书写;8岁左右的儿童5天学会作文基本法,在20分钟内写出4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
理论基础
脑科学识字先进的理念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来自于对儿童脑科学的研究
1989年美国提出“脑研究十年”,科学家通过对脑的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分成左脑和右脑,两个半脑分工不同,记忆的方式也大不一样。左脑主要靠语言、文字,用逻辑法来记忆;右脑主要靠图像、联想,用照相法来记忆。右脑的记忆能力是左脑的100万倍。也就是说凭借图像来记忆,将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减轻记忆的负担。
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不在于左脑,而在于右脑。凡是被成为天才的人都是能够很好地启用右脑凭借图象来思维、记忆。因此,学习效率是普通人的几十倍,普通人要花几年才能记住的内容,他们只需花几个月,甚至几天就够了,学习效率非常惊人。
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爱因斯坦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在思考和记忆时主要依靠图象进行。他写到,他的所有想法都是以或多或少的清晰的图象呈现,而这些图象很难写成文字。他在深入想象时,眼前总是出现许多画面。著名的“相对论”就是他在一次想象宇宙旅行时发现的,这种奇妙的幻想只有右脑才能实现。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小的时候,妈妈天天给他讲故事,他总是能把故事的内容转换成清晰的图象在眼前浮现。日本著名棋手木村、大山、升田、中原、古川等人,他们几乎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下完一盘棋都能把整盘棋走过的每一步重新一模一样地走一遍。这些人之所以成为天才,主要不是因为他们的左脑,而是他们善于启用右脑,习惯启用右脑与左脑协同工作,因此都创造了奇迹。
科学家还研究发现,绝大部分成人左脑的活跃度优于右脑。可是儿童正好相反,人在0—10岁时期几乎每个人的右脑都非常活跃,他们习惯于用右脑来记忆、思维。特别是5—10岁期间的儿童,他们对图片非常敏感。据实验证实,他们能连续记忆100张以上的图片,而对任意一张图片的细节都记忆犹新。
脑科学识字就是运用以上脑科学原理把所有学习的内容都融入图片之中,凭借图像来学习记忆,充分启用儿童的右脑来学习,学习效率瞬间提高十倍以上。我们可以让5—6岁的儿童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记忆100多个汉字。这对于习惯用左脑记忆的成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他们会认为:啊?这样孩子的负担不是会很重吗?其实,这对于习惯启用右脑来记忆的孩子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对于一部分右脑启用得好的小朋友,小学1—6年级的2000个常用汉字只需几天就记下来了。但是这种神奇的能力在8岁之后,随着左脑开始活跃,人也开始慢慢地习惯运用左脑来记忆,右脑的记忆方式反被潜藏起来。12岁之后,如果不注意训练它,保留它,这种能力较难再复现,因此,反而会觉得记忆力不如小的时候了。脑科学识字课程需要孩子们不断启用右脑进行图像记忆,因此,它能较好地保留并开发这种能力。
现在,电脑越来越普及,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电脑能代替人脑做的事基本上都属于左脑的范畴。换言之:习惯左脑思维的人以后将被计算机代替,从而被时代淘汰,只有启用右脑与左脑共同工作的人,才能成为最聪明的人,成为21世纪的人才。
那么,如何把天生的10岁前活跃的右脑功能保留下来呢?这是至关重要的命题。目前,科学家也还没有非常好的办法,但是有十几种方法可以训练它。在常规学校课程中还没有这样的设置,美国有一位教育家说:“学校教育落后时代50年”。“直映”就是直接映射,就是启用右脑思维记忆。脑科学识字创造了一个奇迹,把全脑的功能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启用右脑与左脑共同学习,大大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脑科学识字系列课程里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尽量转换成图形与联想,激活右脑。目前我们主要采用12种方法:
1.运用卡片激活右脑;
2.运用成语激活右脑;
3.运用图像激活右脑;
4.想像编故事激活右脑;
5.运用联想激活右脑;
6.学会图文转化,激活右脑;
7. 通过观察力训练来激活右脑;
8.通过快速阅读、快速作文来激活右脑;
9.通过音乐来激活右脑;
10.通过手指操来激活右脑;
11.通过玩一些特殊的玩具来激活右脑;
12.通过运动来激活右脑。
(二).来自于30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
30多年语文教学生涯让我积累了丰富的儿童教育教学经验,充分了解了孩子在每个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征。
他们需要在老师和同学的不断的赏识中,方能迅速进步。所以,脑科学识字课堂几乎不批评孩子,注重“表扬,表扬,再表扬”。脑科学识字提倡赏识教育,自始至终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每一个孩子的每一滴进步。哪怕进步只有一点点都能换得老师欣喜的表扬、赞许的目光和一次次惊喜的收获。一个个大拇指、一颗颗星星、一张张奖状、一块块金牌让孩子们倍尝成功的体验和丰收的喜悦。在我们的培训班里经常有的孩子生病发烧也不肯请假;有的孩子为了上课宁可放弃旅游;有的孩子去外婆家为了第二天早上上课不迟到,一定要父母凌晨赶回家。我们提倡孩子自学。孩子在家能够自学完成作业的,每次都进行表扬和奖励。暑假里,白天父母去上班了,孩子们自己在家里学习,晚上父母回来了,主动读给父母听。有的孩子学起字来宁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作业完成。学习热情如此之高,令父 母们无比感动。认字效果立竿见影,又令父母们无比激动。父母们说:从来没有一项学习能让孩子们如此投入。
脑科学识字是目前最先进的脑科学、心理学理论与我30多年教学实践的完美结合。
二、认字理论
遵循大脑的思维规律
我们人脑的大部分记忆是将情景以模糊的图像存入右脑,如同录像一样。所谓思考就是左脑一边观察右脑所描绘的图像,一边把它符号化、语言化的过程。
右脑记忆图形的功能非常强大,只要稍加训练就能在几分钟内记忆100张以上的图片。脑科学识字就是遵循了这一记忆规律,把汉字融入图形之中,成为图的一部分,记忆就容易了。
遵循儿童的思维规律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观察事物就像照相机一样直接摄入,即直映。而且在人脑中的图像不像成人那么模糊,是非常清晰的,甚至如同图像仍然放在面前一样。我们从儿童的拼图游戏中看到,五、六岁的孩子即使是很复杂的画面也只需看上几眼,就可以把图拆散后轻松、快速、顺利地拼好,而这一点许多成人却很难做到。这正是由于儿童的思维是直映式的,形象思维异常发达。把汉字融入图画当中,让孩子记忆,是投期所长,正符合了孩子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
依托快速记忆原理
①联想记忆。
联想使记忆效果成倍地提高。把汉字组成常用词放在一幅幅有趣的直观的图画中,背景丰富,易于产生联想记忆。图词对应,以图示音,产生读音联想;以图解意,产生意义联想;直观形象,产生定位联想;妙趣横生,产生奇特联想。
②双重密码记忆
双重密码理论告诉我们,图文并茂,双重密码呈现,比单密码刺激,容易记忆。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③分散记忆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同一内容分配时间长,记忆牢固。脑科学识字一次学习100个字左右,每天学习1-2次,每次15分钟左右,持续学习3-15天,集中学习时间短,分配学习时间长,记忆轻松、牢固。
遵循遗忘规律
遗忘规律告诉我们,避免遗忘要及时复习,循环复习。脑科学识字每单元的内容在学完10分钟之后复习一次,以后在半个月中每天学1—2次,一个月之后又复习一次,每个单元学完就进入相应的阅读练习,所有生字又在阅读中不断地得到巩固。
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
学语言必须有一个语境。学生字必须在语言环境中,把音、形、义三个基本因素统一起来,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脑科学识字给每个词配了一幅一目了然的图,画面提示了词语的发音,清晰了词语的意思;直映式吸收记住了字形。这样,小朋友看图表达图意的过程就是把生字、词语融入语言环境之中,音、形、义完美统一的过程。
三、教育原理
传统学习者的阅读路线往往是由视觉中心传至说话中心,经发音器官发出声音传至听觉中心,再由听觉中心传到阅读中心,最后才达到理解文字意义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曲折迂回路线太长,不仅费精力、易疲劳,而且直接影响到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脑科学识字快速阅读记忆原理图脑科学识字则是培养阅读者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声现象,形成眼脑直映,从而实现阅读速度的飞跃。
四、教学实践
“脑科学识字”与以往任何识字法不同的是,以往的识字法主要以文字信息来刺激孩子的大脑达到认识汉字的目的。而“脑科学识字”完全以图形信息来刺激孩子的大脑,用图解释词语的意思,用图准确提示词语的读音,学生在看图的过程中,汉字伴着图画直接映射在头脑中,完全避免了机械的、刻意的文字记忆, 它的记忆方式主要靠联想,因此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经过认字教学的一年级学生能阅读几万字的儿童名著,常常见到孩子拿着《童话故事》、《十万个为什么》、《三国演义》等书在认真阅读;有的边看边谈论书中的情节。在周记中,原来只能写一、两句话,认字后能写出三、四百字了,成语、谚语脱口而出。许多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对此,家长们赞不绝口,认为用较少的时间,轻松地使孩子认识那么多字,比非实验班学生提早进入阅读,这将使孩子们终身受益。
“脑科学识字”推进了儿童认字的实践和研究,很好地解决了儿童识字难这个问题。与传统教材比,它让儿童形成自主阅读能力的时间整整提前了三年。
“脑科学识字”注重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提倡赏识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始至终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每一个孩子的每一滴进步。一个个大拇指、一颗颗星星、一张张奖状、一块块金牌让孩子们倍尝成功的体验和丰收的喜悦。
培训班还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孩子在家能够自觉完成作业的,每次都进行表扬和奖励,主动学习的习惯自然形成。暑假里,白天,父母去上班了,孩子们在家自学,晚上父母回来了,主动读给父母听。有的孩子读起字来宁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作业完成。学习热情如此之高,令父母们无比感动。
脑科学识字培训班注重思维训练与认字紧密结合,每堂课都安排孩子们极为感兴趣的思维训练,训练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父母们说:从来没有一项学习能让孩子们如此投入。
脑科学识字培训班另一特色是认字与阅读紧密结合。“脑科学识字”每课学习64——128个字,每课都编排了配套的阅读故事。也就是说,“脑科学识字”在孩子们认识了64个字以后就开始阅读文章。边认字边阅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一点是目前任何一种识字法都没有做到的。阅读大大激发了孩子们认字的兴趣,同时又巩固了认字的效果。
五、认字特点
目前国内的认字方法很多。大多是通过韵语、儿歌等形式进行,它们的缺点都要学生死记硬背,由于儿童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大多数儿童可以背下来,但是要拆分到能把字搬家在阅读中也认识就困难重重了,很多儿童在认字书上能认识每个字,在阅读中就不认识了。也有通过部件、笔画的拼凑来认字的,儿童在拼字的过程中容易把笔顺搞错,成习惯了,以后上学就很难改变了。“脑科学识字”综合了众家之长,完全避免了它们的缺点,因而使得认字的效果有了突飞猛进地飞跃。5、6岁的儿童80%都只要2—4个月就可以认识2000左右个字,达到阅读儿童故事书的目的。它突出的特点有五条:
继承了古代的《千字文》的认字原理
“脑科学识字”继承了古代的《千字文》的认字原理。2000个常用汉字编成736个词组。避免重复记忆,提高记忆效率。
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儿童极易理解
“脑科学识字”所组成的736个词组都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儿童极易理解。儿童一看就明白。因此,一般的孩子只要看过2—5遍,就能琅琅上口,并能基本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看上几遍,就把汉字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了。
“脑科学识字”与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每个词组都融入图中,以图释意,以图示音。这样把原本符号化的汉字完全转变成了形象化的图形。学生看到字就能想到图,想到图就能发出字音,学起来轻松自如,完全避免了机械的死记硬背。
“脑科学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
“脑科学识字”解决了有史以来认字与阅读无法紧密结合的矛盾。
5—7岁的孩子阅读欲望很强,但是以往的教材认字步伐很慢,孩子们刚认识了一些字,就很想读书了,又没有相对应的书可以读,喜欢读的书中又存在许多还没有认识的字,只能看看书里的插图,非常痛苦。《脑科学识字》就解决了认字量少和阅读欲望强的矛盾。《脑科学识字》每64个字为一课。《配套阅读》与《脑科学识字》紧密结合,把每一课的64个字编成两则故事。即学会第一课64 个字以后就可以阅读文章《公园》和《太美了》;学会第二课的64个字以后就可以阅读故事《上学了》和《专心》,依次类推。《配套阅读》里的46个故事全由两个人物小直和小映串联起来,故事非常有趣。有到森林、无人岛探险的;有到魔法学校学魔法的;有古代的故事;有战争的故事;有遐想未来的故事……书的画面也很生动,孩子们读起来爱不释手。《配套阅读》里的故事既对认识的字词起到及时巩固的作用,又可以检测认字的效果。让孩子们刚开始认字就体验到阅读和成功带来的愉悦。“脑科学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这一点是目前任何一种认字法都没有做到的。
“脑科学识字”的编排遵循儿童的思维规律。
儿童观察事物、记忆事物就是“直映式”的,像照相机一样直接摄入。教学时和联想、双重密码呈现、延长分配学习时间等科学的快速记忆原理相结合;复习时遵循遗忘规律,从而让认字效率提高十倍以上。
目前幼儿教育如英语、数学、认字等大多数教学活动激发孩子兴趣的方法都比较侧重于外因激励。即把学习内容编排在游乐活动中,运用一定的奖励机制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儿童对某一项学习能保持长时间兴趣的主导原因有两个:内因激励—能轻松地接受并学会学习的内容;外因激励—花样繁多的形式吸引孩子。其中内因起着主导作用,孩子们接受并掌握所学的内容越轻松,兴趣越浓厚;只要能轻松地把学习的内容掌握,就算学习的方式非常单调,没有任何游戏和奖励,孩子们仍然兴趣盎然,如听故事,看动画片。“脑科学识字”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两者相比较,我们更重视内因激励。我们把汉字编在故事中,放在直观的图片中,让孩子们接受起来非常轻松,他们的兴趣就很浓了,几乎所有的孩子只要上一堂课就迷上认字。同时我们又从外因入手,把孩子们已经产生的认字兴趣加以巩固和延伸。
六、写字特点
“直映写字与画字”的特点和效果
我们应始终坚持“先认读后书写”的原则,让儿童尽早进入阅读状态的同时,再开始抄写生字,有利于培养孩子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抄写生字是深入巩固已学过的生字的又一捷径。通过数遍的抄写,就能迅速达到默写生字的效果。不仅生字抄写,同时又很好的练习书法。儿童习字主要靠模仿,为使儿童模仿得更有效,采用“先描后仿,重在描写”的练习过程。“从描到仿”这是自古以来学书法的必经之路。幼儿初学写字对汉字的间架结构还不熟悉,更不会整体把握,把字写得歪歪扭扭,一旦成型,纠正起来很困难。“描写”让孩子们从一开始接触汉字起就定型于端正、匀称的框架之中,有利于孩子们迅速学会写字。
在写字之前,应先练习基本笔划,再写基本字。这些是写字的基础,更是关键,犹如“造屋先打好地基”一样。这些字写好了,再按单元练习,也就“水到渠成”了。练习中,笔划和基本字要个个把关,不仅要向孩子们讲清笔顺,还要描写到位,不能偏离“轨迹”。每字写三遍,有关研究发现,三个是科学记忆生字的最佳效果量,写完一个单元为一个循环,循环写三遍,共九遍,效果最好,是练字的捷径,可以迅速达到默写生字的目的。
由于5—6岁的孩子的手指骨骼发育还不完善,用笔多写字会感到酸麻,容易造成手指生长畸形。但是孩子又很想用笔来表达他的思想,《直映画字》就是为了让孩子迅速掌握已经学过的2000字的书写,又要减轻孩子的写字负担而设计的。1500个常用字每个字都有手掌一般大,每个字上都标出笔顺。学生只要用手指在上面画画就可以迅速掌握每个字的写法,非常轻松自在,毫不费力。1500个字的排列和认字教材完全一样,因此又是对认字的一次加深巩固。
“直映写字与画字”特色
老师在写字教学中精选了80个基本字和28个基本笔画进行精细指导,重点训练。主要是通过描、仿等方法进行书法训练,把每一笔,每一画都写得像模像样。
画字训练重在笔顺练习,孩子全身放松,用手指或画笔在字的轨迹上轻轻松松地画。每堂课老师重在表扬孩子的积极性,运用赏识教育对每个孩子都给予鼓励。孩子学得特别有兴趣。
七、阅读特点
儿童的成功源于早期阅读。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3岁时,就开始喜欢翻书、看书,想看懂书里的内容,这种求知欲望发展到5岁时,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望出现人生的第一个顶峰期。孩子们很想看懂书里的知识,但是他们不认识字,就只能整天缠着大人讲故事来让内心强烈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
从事语文教学30年的实践和经验告诉我:阅读是孩子们终身发展的基础。让5—8岁的孩子学会阅读,就为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乃至终身发展打下了扎实而良好的基础。众多小学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小学三四年级是学习分化最严重的时期,其根本原因在于阅读能力的强弱。阅读能力弱的学生作文写不好,数学应用题吃不透,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因而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一、二年级是个关键期。我们必须让孩子们在这一时期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不仅三年级以后“作文难”、“应用题难”的问题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浓厚的学习兴趣、持久的注意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随之形成。如果这一时期不抓紧,三年级以后学生会对作文产生害怕、焦虑、甚至抵触的情绪,阅读的薄弱更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尝不到学习的愉悦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影响终身发展。有位名人这样说过:“对基础教育来讲:尽早阅读就是一切!”国家教委最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低年级学生多认字,多阅读。
古今中外众多伟人、名人都是在五六岁时就会读书看报了,阅读兴趣异常浓厚,求知欲旺盛。最近美国周刊一期文章《我们的美国梦》里讲到查维斯一家五个孩子都上了哈佛大学。作为孩子的父母拉蒙和查维斯都非常重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他们在每个孩子上学以前就教会他们阅读。尽早阅读使孩子们的词汇量极大地丰富,思维的内容无限扩展,理解的东西越多,理解能力就越强,也就会产生更多不理解的东西,于是他就会更加积极地思考,对知识的追求更加迫切。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理解能力发展得越快。孩子们边阅读边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想象、比较、分析、综合,智力得到迅速发展。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三十年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认为儿童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早期阅读技能,而且这种技能形成得越早越好。美国最新研究表明,学习阅读是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因为那些在低年级阅读成绩不好的儿童,即使今后经过更多的教育,也不大可能赶上阅读技巧好的同学。
世界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近一半的天才是在6岁之前就形成了良好的阅读能力。大量的阅读,积累了大量的信息,无数信息量之间的相互碰撞提升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加速了智力发展,造就了他们的天才大脑。
西方国家由于没有认字的过程,一般的孩子6岁左右都能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7岁就要求写二十多页的论文,鼓励孩子去大量地查阅资料,扩大信息量。在国内由于无法逾越认字难关,受认字量的阻碍,一般孩子形成流利阅读的能力要到10岁,这个时间比国外的孩子足足晚了三年。
多年前,全国识字写字研究中心对全国20所重点小学3-6年级中的1000名语文综合能力特别优秀的学生(每个班级选最好的1—2名)进行调查发现:有85.4%的学生在5、6岁的时候能够流利地阅读书刊、报纸。这些学生都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大,因此都十分喜欢作文,甚至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目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的小学语文新教材就是提倡多认字、早认字,晚写字,认写分步,尽早让阅读成为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
阅读的前提是认字,只有认识了足够量的字(常用字2500个左右)才能顺利进行阅读。因而如何快捷、高效、轻松地认字是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界的一道难题。通过四年的研究,一年半的试验,证实了脑科学识字是一种既轻松又高效的认字法,能让5—8岁的孩子在2—4个月内轻松掌握2500个常用汉字,从而尽早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进取精神。
另一方面,识字本身就能促进孩子们智力的发展。日本汉字研究专家石井勋博士经过14年的研究发现:“三——五岁是人一生中认汉字最快,记忆最强的时期,是识汉字最佳期。五岁开始学汉字,智商可达115,四岁学汉字,智商可达125,三岁学汉字智商可达130以上。”(四—七岁儿童的总平均智商为99.9,130以上为高智能。)
八、作文特点
学生作文的四大问题及对策
孩子们写文章主要会碰到下列四大问题----无亮珠、难移珠、乱穿珠、无大珠
问题一:无亮珠
把优美的句子段落比成一颗颗闪亮的珍珠,一篇文章就好比一串发光的珍珠。由于孩子们阅读量不大,优美的语言积累得不多,因此文章虽然把事情写明白了,但是语言平淡,像白开水没有味,就如同一串发黄的珠子,毫无光泽。如描写水池里的金鱼,只会写“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却想不出“水池里有几条金鱼拖着长尾巴,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好像一群小姑娘穿着美丽的长裙子在水里跳集体舞。”
解决办法:熟读好句好段,积累“亮珠子”
写事、写人、写物、写景四大类基础作文是小学生应该学会的。描写四大类作文的好句好段的书在书店里到处都是,但是我看了感到很失望的是几乎没有精致的。一次,为了找描写泉水的句子,我从十几本书中找出200多句,但没有一句让我满意,最后还是我自己写了10句。为此,我们参考了几十本好句好段的书,对四大类作文中会碰到的大部分典型的句子段落进行了精致地修改,编写整理以后都成了极精美的段落,供孩子们阅读迁移。因为孩子们最擅长记图形。因此我们把每个好句好段都用图形来展现,大大减轻了孩子们记忆的负担,记句子就是记图形,轻松快乐,同时为成功实现迁移奠定基础。
问题二:难移珠
孩子们有了亮珠,在写文章时可以完全引用,但是大部分需要迁移活用。迁移是最难的,许多孩子都不会。因此,不少孩子看了很多书,也背了许多好句子,写出来的文章还是干巴巴,他们无法把学过的句子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去,这些孩子连“搬珠子”都没有学会,更不用说迁移了。
解决办法:学会迁移技巧
迁移有低级迁移和高级迁移。我们把它分成四级,一二级为低级迁移,三四级为高级迁移。这确实是一个很难的过程,不经过指导,一般的孩子很难实现跨越。经过我们的指导,掌握一定的技巧,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一般一二年级的孩子60%都能做到低级迁移,有30%能做到高级迁移,另有10%仍然只能“搬珠子”。三四年级的孩子效果更佳,他们学习半年以后基本上能写出好文章了。
问题三:乱穿珠
孩子们学会了“移珠子”,也就是能把学过的好句好段经过自己的加工运用到文章里。文章大半已经学会了,接下来是安排结构的问题了。不少同学拿到题目,也有内容写,但不知道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写。结果把文章写得条理紊乱,前后顺序不当,也就是把“珠子”穿乱了。
解决办法:教授基本构架
文无定法,但是有基本构架。孩子们只要掌握四大类作文的基本构架,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作文如何变化都不会穿乱珠子了。
问题四:无大珠
孩子们能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文章了,优美的语言也有了。最后一个问题还会出现详略不当。一篇文章没有重点,罗罗嗦嗦,每颗“珠子”都珍惜,不愿意放弃。结果该写具体的不够具体,不该写或只需简单写的却写了不少。整篇文章的珠子一样大小,没有一两颗特别大的。
解决办法:学会细节描写
文章要注意详略。“略”还是比较容易做到,难的是该“详”的地方详不起来,不知道怎样写具体。我们教孩子们学会细节描写。如写一件事情的过程,我们教孩子把过程中发生的动作进行分解,写成“连续动作”,再步步联想,事情的经过立刻变得具体而生动。
九、提高阅读
人脑的优势
人脑由140亿个脑细胞组成,每个脑细胞可生长出2万个树枝状的树突,用来计算信息。人脑“计算机”远远超过世界最强大的计算机。
人脑可储存50亿本书的信息,相当于世界上藏书最多的美国国会图书馆(1000万册)的500倍。
人脑神经细胞功能间每秒可完成信息传递和交换次数达1000亿次。
处于激活状态下的人脑,每天可以记住四本书的全部内容。
人类对于大脑的研究有2500年的历史,然而对自身大脑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仅有10%。
人眼的优势
人的每只眼睛有1亿3000万个光接收器,每个光接收器每秒可吸收5个光子(光能量束),可区分1000多万种颜色。
人眼通过协调动作,其中的光接收器可以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以超级精度对一幅含有10亿个信息的景物进行解码。
要建造一台与人眼相同的“机器人眼”,科学家预计将花费6800万美元,并且这台“机器人眼”的体积有一幢楼房那么大!
眼脑直映
速读训练记忆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阅读者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实现 阅读提速的飞跃。由于人眼、人脑的器质优势,只要通过训练,源活潜能,要达到一目一行、一目十行就不是难事。
科学研究表明:在低等动物中,动物的器质结构差异决定了某些动物即使通过训练也不会具备某些技能,就如家犬很难被训练成优秀的猎犬一样;但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其器质结构的先天差异是十分微小的,这就好比一个搬运工和一个学者,搬运工成不了学者并不是先天决定的不可能,而是后天的不训练。